——30余所兄弟院校和单位来访我校
调研交流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工作
本学期开学至今,共有30余所兄弟院校和单位来访我校交流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学校副首席信息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陆以勤教授、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季飞教授分期分批接待了客人。
来访单位与我校信息化建设负责人着重就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信息化规划、数字化转型、数据赋能数字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信息和网络安全部署、数据治理成效、智慧校园、智慧课室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我校还向来访单位具体展示了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和二期信息化建设情况、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网上办事大厅、“一张表”、中央管理平台和5G校园专网建设等。
校副首席信息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陆以勤教授表示高校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信息化作为支撑。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唱戏需要信息化搭台,信息化将渗透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整个活动空间。
如今,高校都在如火如荼进行数字化改造,这意也味着智慧校园建设势在必行。除了在人才培养、科研能力上持续深耕,信息化将成为学校加强教育质量、教学管理的重要动力,也成为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华南理工大学不仅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名列前茅,也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低碳节能智慧校园发展之路,为全国一流高校向数字化时代跃进提供典范参考,也为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社会建设贡献点点星火之力。
一、完善信息化新基建建设
数字技术构建的形成泛在、及时、精准的信息交互方式,为高校成本、管理、流程、机制等方面为带来了深刻变化。陆以勤表示,华南理工信息化工作密切结合学校战略部署,助力打造 “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双引擎,支持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支撑学校走上发展快车道。
目前,华南理工基本实现“五个一”工程,即一个账号、一个入口、一套数据、一张报表、一站式服务。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推出了数字迎新、数字离校、教师一张表、网上办事大厅、移动门户、智慧后勤、智慧学工等,实现了对校内超过150个主要网站、200个以华南理工为内容主体的公众号的内容采集及聚合等服务。
二、打造节约型绿色智慧校园
近年来,信息化应用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保障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师生不仅拥有舒适工作学习环境,还能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室内外灯光系统和室内空调系统设备定时启停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在具体场景上的节能算法设计上的人性化实践。在放假状态下,系统可统一时间段关闭办公楼层灯光,通过移动端即可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所有状态一目了然。在中央空调节能方面,绿色节能平台通过主机运行参数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确保主机在任何负荷条件下,都处于最佳运行工况,保持效率最高、能耗最低。平台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每日冷量需求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值选择合理的冷机开启台数与开启时间,这样我们可以有效防止供冷不足或过度供冷。
绿色节能需要和庞大的物联网设备对接,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楼宇建设过程中,采用大量先进机电、物联网、网络等设备,能够将不同品牌、网络、协议的系统设备接入并统一管理,再基于数据中台的物联网接口,成功对接校区海量设备,通过后台智能算法反向远程控制设备,提升用能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能耗总量。还会配套制定绿色节能管理系统运营策略方案,确保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实效。
具体而言,第一,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部属重点高校,华南理工主动承担相应的建设绿色社会责任,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开展绿色低碳科学研究。学校利用完整的学科群,开展绿色低碳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第三,传播低碳校园文化。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华南理工工作的各个层面,融入绿色元素,鼓励师生绿色低碳行为、引导参与低碳活动。第四,降低学校运营成本。通过对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与控制,完善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
三、高校信息化的未来蓝图: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蓝图,就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国家信息化战略,也是教育部当前工作重点。之所以提数字化转型,在于其需要解决之前信息化建设中容易忽略的机制保障、数据融合赋能、业务价值提升、业务模式转换等核心问题。
对于全国教育系统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包括数字化和转型两方面,数字化是手段,转型是目标。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实现全校师生包括领导层数字化意识、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深化数字化技术和学校业务的融合,提高校园治理、科研、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对于数字化转型,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构建数字世界,因为数字化的业务活动是在数字世界上开展的,并且需要物理世界响应数字世界的指令;其次,挖掘数据价值,数字化以数据为核心,需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价值化;最后,需要业务与数据双驱动,在数据融合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业务模型,进行业务创新。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一种改革,需要进行意识、组织、文化和模式的全方位转型,这些既需要来自决策层的力量推动,也需要来自全校师生的普遍参与。因此,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在于如何形成一个包括学校领导、信息化专家、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部门、信息化用户共同参与的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建设的延续和高级阶段,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数字化转型前要先打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因此,高校数字化应通过新基建、数据治理、流程重构、业务引擎建设等工作,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
交流后,来访单位均对我校一校三区的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赞誉,尤其是肯定了我校广州国际校区的先进理念、在地国际化办学实践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来访单位还听取了广州国际校区整体规划、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参观了广州国际校区C3 数据中心、智慧课室、D3创新工场、E3图书馆、D5学生社区和俊德书院等处。
本学期来访的兄弟院校和单位有(按来访时间排序):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预备役信息通信大队、广州商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南空管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共武汉市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广东省委党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